×
北京测绘

杨伯钢:做工程建设的“先行者”

亲历测绘技术几十年的发展,杨伯钢感慨道,技术融合已经让测绘工作从“幕后英雄”走向台前,特别是在“智慧城市”“数字孪生”等概念中,地理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融入了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

在国内首创大比例地形图动态更新技术,目前已推广到全国50多个行业单位;研发的面向城市治理的地理国情监测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又带领团队摸索出了一套高山区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作业模式……

能不能把北京的地形装进电脑?2010年,杨伯钢带领团队,将已有的数字测图、航测技术、高分卫星影像等手段与工程资料结合,第一次完成了北京市城区范围400平方公里1∶500基本地形图、平原地区4000平方公里1∶2000基本地形图、全市域范围16500平方公里1∶10000基本地形图的绘制。同时建立起地理信息定期更新机制,保证城区范围内每年更新,六环以内地区两年更新一次,紧跟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让北京的地理信息“活”了起来。

“每一份规划设计的图纸,都需要我们的地形图,每一幢建筑的施工,都需要我们定桩放样,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离不开测绘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杨伯钢将测绘工作比作乐团里的低音提琴,虽然平时显示度不高,但它其实是乐团的基础,“只有它稳定了,其他乐器才能稳定。”

2018年3月,杨伯钢和技术团队第一次踏上了小海陀山。这里是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选址所在,杨伯钢带领的团队,要尽快完成北京市测绘院承接的首件高山区1∶500大范围地形图的测绘任务,为延庆赛区的设计以及后续施工建设提供基础参照。

此前,从没有在如此大的高度差之下依靠人力完成地形测绘的先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当时便有人打起了退堂鼓。

这项工作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供借鉴。杨伯钢带领团队构建了内容指标、技术方法、软件工具和成果应用模式,经过近10年的持续更新,形成了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和相关成果。

1979年,杨伯钢考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市政系,从此与测绘结缘。

没有成型的设备,那就自己做。杨伯钢带领课题组开发出国产激光铅直仪,通过不同液体折射调整角度,完全满足了测量精度要求。同时,由于建筑为异形结构,常规测绘方法很难掌握建筑物竣工后的状态。杨伯钢首次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精确反映出建筑各外立面的竣工情况,圆满完成了央视新址的竣工验收。

在杨伯钢工作室的一角,堆叠着厚厚的纸质地图。展开一张,上面是北京部分区域的地形图,图上除了密密麻麻的路网,还辅以等高线,在专业人士眼中,它其实是一张“立体”图。

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这些以前与测绘很少沾边的新技术,已被杨伯钢巧妙地与测绘相融。据此,杨伯钢“画”出了北京的建筑、河湖、道路,以及藏在地下的管线网,让“数字北京”的地理信息“活”起来。最近,他正带领团队运用测绘技术,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全国首个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地图应用试点项目,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地图数据如何更快、更安全地传输,让自动驾驶汽车变得更“聪明”。

不过,相比于其他城市,北京的情况更加特殊。作为超大城市,针对人口、环境、水资源、交通等“大城市病”痛点,杨伯钢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构建一套面向特大城市的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框架体系,对土地利用、生态变化、城镇扩张等动态地理国情信息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测。

这套城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一体化系统是国内首创,不仅服务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核心区保护、城市副中心建设等工作,还推广到了全国百余个城市。

一张施工网格图,需要每隔50米打上一个坐标,工厂的每一层都要细心绘制、每个角落都不能落下。当时,测绘人员的工具远比不上当前所用的智能化、数字化设备,测距离使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拉力计和钢尺,每次测量需要至少施加8公斤的力,才能测得有效数值。

“用拉力计测上一天,会拉到手酸得没法握笔写字,晚上我们还要坚持绘图。”杨伯钢介绍,起早贪黑、风吹日晒是测绘人的家常便饭,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尖兵,测绘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先行者”,他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人迹罕至的野外、山区,寒冬中电子设备都被冻得无法工作,他们仍然坚守岗位。“既然选择从事测绘这项工作,就要吃得了苦,扛得住累。”

上一篇:新一代测绘基准:“北京2000坐标系”2022年1月1日
下一篇:没有了

Top